《CAJ-CD》規(guī)范執(zhí)行優(yōu)秀期刊
“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shù)據(jù)庫”收錄期刊
《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入編期刊
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shù)據(jù)庫來源期刊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全文收錄期刊
歡迎投稿
歡迎訂閱
歷年題詞

不只是經濟,碳排放領域也存在嚴重的不平等性
發(fā)布時間:
2020-09-30 10:39
來源:
cnBate
訪問量:
發(fā)布時間:
2020-09-30 10:39
來源:
cnBate
訪問量:
據(jù)外媒報道,在碳排放空前增長的25年關鍵時期,世界上最富有的1%人口造成的碳污染是31億窮人(構成全球人口近一半)造成的碳污染的兩倍多。Oxfam的最新報告《直面碳不平等(ConfrontingCarbonInequality)》是一項跟斯德哥爾摩環(huán)境研究所聯(lián)合進行的研究。
而就在這份報告發(fā)布之際,世界各國領導人正準備參加聯(lián)合國大會并展開包括氣候危機在內的全球挑戰(zhàn)的討論。
據(jù)悉,該份報告評估了1990年至2015年間不同收入群體的消費排放,在這25年間,人類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量翻了一番。研究發(fā)現(xiàn):
1990年至2015年期間,最富有的10%這部分人排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超過了一半(52%)。在此期間,最富有的1%排放了15%的溫室氣體--這比歐盟所有公民的排放量還要多,是人類最貧窮的一半人口(7%)的兩倍多;
在此期間,最富有的10%超過了全球剩余的1.5攝氏度碳預算的三分之一,而占人口一半的最貧窮的人只有4%多點。碳預算是指在不導致全球氣溫上升超過1.5攝氏度的情況下,可以向大氣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量。1.5攝氏度是各國政府在《巴黎協(xié)定》中為避免不受控制的氣候變化帶來的最嚴重影響而設定的目標;
從1990年到2015年,每年的排放量增長了60%。最富有的5%對這一增長貢獻了超過1/3(37%)。最富有的1%的總排放量增幅則是最貧窮的50%的三倍多。
該報告作者、Oxfam氣候政策主管TimGore指出:“少數(shù)富裕群體的過度消費加劇了氣候危機,但付出代價的卻是貧困社區(qū)和年輕人。這種極端的碳不平等是我們政府幾十年來追求嚴重不平等和碳密集型經濟增長的直接后果。”
隨著各國政府放松跟新冠有關的封鎖,碳排放可能會迅速反彈。如果碳排放不繼續(xù)逐年下降,碳不平等不受控制,那么等到2030年,1.5攝氏度的剩余碳預算將會被完全耗盡。
報告估算,等到2030年,最富裕的10%的那部分人其人均排放量需要降低10倍左右才能讓全球升溫幅度保持在1.5攝氏度的軌道上。
如果政府以最富裕的群體的過度排放為目標并向貧窮和脆弱的社區(qū)投資則就可以同時解決極端不平等和氣候危機。
Gore指出:“簡單地重啟我們過時的、不公平的、污染嚴重的前新冠時代的經濟不再是可行的選擇。各國政府必須抓住這個機會,重塑我們的經濟,為我們所有人建設一個更美好的明天。
相關文件